
擁有全國大型商業地標標識項目經驗
- 標識制作熱線:028-86695028
- 移動服務熱線:13550386226
就接觸的頻率而言,戶外廣告居于第三位,靠近60%的人選擇了此項。查詢目標接觸得最為一再的仍是電視廣告,有92%選擇率:此外,還有逾越70%的查詢目標標明常常接觸報紙廣告。在座談會上,大家也都表明電視是最常接觸的媒體,戶外廣告只需一出門就能看到,也常接觸。
電視作為較為傳統的媒體,其傳達方位仍是高高在上。生活節奏加快,閱讀習氣的改動,使人們更傾向于接受易得的、易了解的、可視化的信息,作為傳統四大媒體的播送和雜志,在這點上遜于電視和報紙,所以他們的接觸度被戶外媒體趕超。人們戶外活動的時間不斷增加了,戶外廣告已成為加添人們“視覺饑渴”的“景色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網絡作為新式媒體,其方位和效果越來越重要,現已掀起一場前語改造,傳達和接受的互動性使受眾具有前所未有的主動性,因而網絡作為廣告媒體具有極強的優勢,很有可能成為戶外廣告未來弱小的對手之一。但是戶外廣告可以說是一年365天,一天24小時都暴露在受眾面前,受眾戶外活動時間的增加,使戶外廣告傳達的頻率加大。或許某一天,人們走在戶外,不是看街景,而是只垂頭看著手中的“電視”或網絡瀏覽器,恐怕那一天才是戶外廣告的末日。
不同年歲段團體中,常常接觸戶外廣告的人的比例分布比較均衡,均在60%左右,其間50歲及以上團體和30—39歲團體中,比例比其他兩個年歲團體略高。這和他們的戶外活動時間是相對應的,30—39歲年歲段團體在前面現已做過剖析,而50歲及以上團體則可能是因為退休、沒有家庭負擔而增加了戶外活動時間,多以休閑為主。
個人經濟狀況關于戶外廣告的接觸有沒有影響呢?收入增加,意味著休閑時間相應增多,社交需求相應增加,個人的戶外活動也相應增大,事實上查詢結果也閃現,跟著個人月收入的上升,常常接觸戶外廣告的人的比例有上升的趨勢;個人月收入在4000~4999元的團體,常常接觸戶外廣告的比例最高。或許這是一個臨界點,收入再高的人則會有更多的工作壓力和新的生活方式,而戶外時間則減少了。